1. Home
  2. 育兒攻略
  3. 【分離焦慮症】小朋友有分離焦慮點算好?拆解成因及改善方法!
【分離焦慮症】小朋友有分離焦慮點算好?拆解成因及改善方法!

【分離焦慮症】小朋友有分離焦慮點算好?拆解成因及改善方法!

0
了解分離課程

以下的情況有沒有曾經發生在家長與小朋友身上?當離開家裡或與父母分開時,小朋友會出現痛苦、焦慮的反應,如哭鬧不止、拒絕上學等;小朋友或會一直擔心失去父母或父母受傷,害怕發生不幸事件導致與父母分離;小朋友害怕獨自一人,不願意離開父母身邊。若小朋友曾有以上的情況發生,很有可能患上分離焦慮症。小朋友有分離焦慮點算好?即看小朋友分離焦慮症的成因及改善方法!小朋友分離焦慮症是什麼?

分離焦慮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焦慮症,它指的是當小朋友離開主要照顧者或依賴的親人時,會出現一些不合理且持續的焦慮反應。這些反應主要包括擔心自己被拋棄、擔心親人會受到傷害等。這些症狀通常會導致小朋友出現一系列行為問題,例如不安、哭鬧不停、作惡夢、不願獨處、拒絕上學等。有時甚至會出現一些身體症狀,如發燒、頭痛、腹瀉等。這些焦慮反應嚴重影響了小朋友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動。

小朋友分離焦慮症通常會在6-7個月大時開始出現,並在10-18個月大時達到高峰。這是因為在這個階段,小朋友已經能夠分辨主要照顧者,並對熟悉的家中環境有一定的認知度。大部分小朋友會在上幼稚園時逐漸好轉,但也有些情況會持續到小學階段。

分離焦慮與分離焦慮症的區別

分離焦慮是正常兒童發展階段的一部分,大多數嬰幼兒在6-18個月大時會經歷這個階段,這是正常的發展過程。 然而,分離焦慮症則被歸類為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的一種精神疾患,需要專業的診斷和治療。與正常的分離焦慮不同,分離焦慮症的症狀更為嚴重和持久,包括過度擔心失去父母、拒絕上學、身體不適等,並持續4週以上。此外,分離焦慮症還會嚴重影響到人際關係、學業活動或其他重要生活領域的功能。統計顯示,約4-5%的兒童和青少年會出現分離焦慮症狀。

小朋友分離焦慮症的症狀

  1. 過度的焦慮:
    • 當離開家人或依賴對象時,會出現強烈的焦慮和痛苦情緒。
    • 可能表現為一再出現痛苦和哭鬧。
  2. 分離後的擔憂:
    • 擔心會失去或發生意外傷害親人。
    • 擔心會發生導致與親人分離的不幸事件(如迷路、被綁架)。
  3. 回避分離行為:
    • 拒絕上學或去其他地方。
    • 害怕獨自一個人,不敢睡覺或擔心親人不在身邊。
  4. 分離相關的夢境:
    • 反覆做有關分離的惡夢。
  5. 身體症狀:
    • 當與親人分離時,會出現頭痛、胃痛、嘔吐等身體不適。
  6. 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
    • 焦慮程度超過同年齡孩童,且持續4週以上。
    • 焦慮會嚴重影響到人際關係、學業表現或其他重要功能。

通常年紀越小的孩童,出現的症狀也越多。分離焦慮症也與拒絕上學行為有密切關係。

小朋友分離焦慮症成因

分離焦慮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當小朋友在與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分離時會出現過度焦慮、不安的狀態。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小朋友會出現分離焦慮症呢?

心理及環境因素

小朋友如果沒有與父母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或是父母過度保護小朋友,導致小朋友無法獨立活動,都會增加小朋友罹患分離焦慮症的風險。這種情況下,小朋友會過度依賴父母,害怕與他們分離。

學習因素

如果父母自己在面對與小朋友分離時表現出焦慮行為,或是本身較常焦慮不安,小朋友很容易透過觀察學習到這種焦慮的行為模式。父母的情緒狀態會直接影響到小朋友的情緒發展。

生理因素

一些研究發現,分離焦慮症可能與小朋友體內某些化學物質如腎上腺素和血清素的濃度有關。這些化學物質的失衡會導致小朋友出現焦慮、恐慌等症狀。

生活壓力

小朋友在生活中經歷一些會導致與所愛之人分離的事件,如父母離婚、搬家或失去親人等,都可能引發分離焦慮。這些壓力性事件會增加小朋友罹患分離焦慮症的風險。

遺傳因素

分離焦慮症有時也可能與遺傳有關。如果小朋友的家人中有人患有焦慮障礙或其他心理健康問題,那麼小朋友也更容易發展出分離焦慮症。

分離焦慮症的發生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小朋友的心理依附、父母的情緒狀態、生理因素以及生活壓力等,都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到小朋友是否會出現分離焦慮。

相關文章:
【SEN是什麼?】如何評估小朋友有沒有SEN? 特徵+成因一覽
【SEN課程】如何支援SEN學生的特殊需求?了解訓練課程的重要性

小朋友分離焦慮症的影響

分離焦慮症會對小朋友的身心發展造成多方面的影響:

情緒發展受阻

分離焦慮症會讓小朋友出現情緒不穩定、易哭鬧、焦慮等問題。這些情緒問題會影響小朋友的社交互動,使其難以與同儕建立良好關係,從而影響社交技能的發展。此外,長期的焦慮情緒也會導致小朋友自尊心低下,影響其自我形象的建立。

學習表現下降

分離焦慮症會讓小朋友對上學產生恐懼和抗拒,甚至出現逃學行為。這不僅會影響小朋友的學習進度,也可能導致其與老師和同學的關係惡化。長期下去,小朋友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也會大大降低。

身體健康受損

分離焦慮症常伴有一些生理症狀,如頭痛、胃痛、發燒等。這些症狀不僅會影響小朋友的日常生活,也可能導致其缺課,從而影響身體健康的發展。此外,長期的焦慮情緒也會影響免疫功能,增加疾病的發生率。

睡眠品質下降

分離焦慮症常會導致小朋友睡眠質量下降,出現睡眠障礙。睡眠不足會影響小朋友的身心發展,使其精力不足,注意力下降,容易疲勞。這些都會對小朋友的學習和生活造成不利影響。

家庭關係緊張

分離焦慮症會給小朋友的家庭生活帶來很大壓力。小朋友的哭鬧和抗拒行為會導致父母和小朋友之間的關係緊張,甚至出現衝突。這不僅會影響家庭氣氛,也可能導致父母的精神壓力增加。

改善小朋友分離焦慮的方法

作為家長,應該了解導致分離焦慮的主要原因,並采取針對性的教育和治療措施,幫助小朋友逐步克服對分離的恐懼。以下將詳細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改善方法,希望能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參考和幫助。

1. 報讀漸進式分離課程

Jungle Paradise Education Centre – 英語幼兒分離適應課程

對於年齡介於18至30個月的英語幼兒來說,分離適應課程是非常重要的準備。本課程旨在幫助幼兒逐步適應和照顧者的分離,為未來參與幼稚園預備班做好充分準備。在課堂中,幼兒不僅要適應與其他同伴一起生活的環境,還要學會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同時,導師也會循序漸進地訓練幼兒的獨立上課能力,幫助他們為未來的學習生活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導師會根據每個幼兒的學習進度,適時安排他們升讀本中心的學前預備課程。注意,本課程要求幼兒必須由一位照顧者陪同參加,其後課堂將漸漸增加幼兒獨立上課時間,以確保幼兒的安全和順利適應。中心於荃灣​及屯門均設有分校,詳情可點擊以下連結了解更多!

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

2. 建立規律的生活

建立穩定的日常生活和規律的時間表是幫助小朋友減輕分離焦慮的重要方法。家長可以為小朋友建立固定的起床、用餐、活動和睡眠時間表,為小朋友創造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幫助他們建立安全感。

2. 逐步引入分離活動 

逐步引入分離活動也是很有效的方法。家長可以從讓小朋友參加時間較短的 playgroup 開始,逐步增加分離時間,讓小朋友慢慢習慣分離,減輕焦慮感 。在每次分離前,家長可以與小朋友做一個特別的分離儀式,如擁抱、親吻或唱歌,這些儀式可以成為小朋友與家長分離時的安全象徵,幫助小朋友建立對新環境的信任和安全感。

家長也可以在小朋友分離時,讓他們有喜歡的玩具或物品陪伴,幫助小朋友減輕分離時的焦慮感。

3. 鼓勵溝通和表達情感

鼓勵小朋友表達情感也很重要。家長可以透過閱讀繪本、畫畫、遊戲等方式,讓小朋友表達自己的感受。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多給予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讓小朋友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 。

4. 耐心引導和理解小朋友的情緒

家長應避免使用威脅或懲罰的方式,因為這樣會加深小朋友對分離的恐懼和焦慮。相反地,家長應耐心引導和理解小朋友的情緒,試著去理解小朋友的焦慮,而不是批評小朋友的情緒反應。

5. 適度引入其他照顧者

適度引入其他照顧者,讓小朋友與其他照顧者建立關係,不要過度依賴單一照顧者,這樣有助於幫助小朋友明白除了主要照顧者外,還有其他人可以提供幫助。

小編都有些小貼士可以與家長分享,希望可以有效地幫助小朋友克服分離焦慮,建立安全感和獨立能力。在幫助小朋友克服分離焦慮的過程中,情緒管理教育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家長可以教導小朋友一些情緒調節的技巧,如深呼吸,幫助他們學會表達和處理自己的情緒。同時,鼓勵小朋友與家人或老師坦誠地交流心情,宣洩內心的焦慮和害怕,能夠有效地紓緩情緒。如果小朋友的分離焦慮症狀持續嚴重,家長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或醫療評估,由專業人士提供針對性的行為治療。此外,家長還可以採取漸進式的分離方式,從短暫的分離開始,逐步延長分離時間,先由家人照顧,再逐步過渡到托兒所或學校,讓小朋友循序漸進地適應分離。通過情緒管理、專業幫助和漸進式分離等多管齊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幫助小朋友克服分離焦慮,改善當中的不安情緒。

Close